
「神」與「神棍」之別
前天性廣法師於午齋時講了兩句妙言:
「『神』是不可以收錢的,祂只吸食一點香火。『神』一旦收了錢,就變成了『神棍』。」
「收受金錢來幫人消災,總有一天會『倒頭栽』!」
整個談話的重點不在「神」的內涵,而在「錢」的陷阱。「金錢」用在正途,可以濟世救人;用在邪途,可以敗德喪行。如何讓宗教團體或公益團體,將錢用來濟世救人,而非不當運用且敗德喪行?這就得靠「公共監督」。宗教團體的財務監督,是「超凡入聖」絕不可少的「世俗配備」,理由在此!
釋昭慧法師俗名盧瓊昭,法名昭慧,生於緬甸仰光,祖籍中國廣東省梅縣,台灣佛教比丘尼,師承印順導師。為佛教弘誓學院創辦人,其從事女性主義、同性戀婚姻合法化等社會運動、發起「廢除八敬法」等佛教改革運動;因支持慈濟之立場與政治觀點、以其強悍的作風與文筆和反對者論戰,而遭受爭議、常與特定群眾引發論戰。曾公開表示支持國際環保政黨台灣綠黨。她也是反賭博合法化聯盟召集人。
現任玄奘大學宗教學系暨研究所教授兼系主任。
中山女高畢業後,順利考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。在大學二年級時,曾參加佛光山主辦的夏令營,從此開始閱讀佛教相關書籍。在大學三年級的暑假,於板橋祥光精舍,依祥雲法師出家。
三十四歲,因馬曉濱事件的發生,使法師開始越過佛教領域,第一次進入社會關懷的領域,由此而不得不延展為政治關懷--但那並不表示他自己已認同僧尼參選民代,昭慧法師表示:參選民代可能會使出家人無以兼顧宗教師的責任;而政治關懷,亦可在不參選民代的前提下凝聚宗教民意,督促政客制訂乃至執行有益於國計民生(特別是弱勢生命)的法令與政策。
因內湖慈濟開發案,釋昭慧法師曾表示各方批評者(包含姚立明、周玉蔻、柯文哲等人以及對此事有反對意見的台北市市民)將會因其言論的「邪惡能量」提高致癌、中風、內分泌、心血管與消化系統的疾病風險。稱之「善惡必報」,是天理昭彰的法則。並稱其發言乃「情非得已,矯枉必須過正」。但此番詛咒式言論遭專科醫師駁斥為無稽之談。
2012年8月11日,昭慧法師為女同性戀婚姻證婚,是世界上第一個公開主持同性戀婚禮的佛教法師。 2016年11月24日,立法院召開同性婚姻公聽會。釋昭慧以玄奘大學教授身分出席,並以哲學、佛學觀點捍衛同性戀結婚權益。(wiki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