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uantcast
Channel: 溫度日記 Hearty Journal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9453

好友突然失明杜永政斥資百萬成立盲人管弦樂團:希望學生能靠音樂為生

$
0
0
▲(擷取自影片)
 
音樂指揮家杜永政,受好友40歲時突然完全失明導致需任職推拿師、以音樂助他尋回生活興趣的啟發,斥資近百萬,培訓31名視障人士,組成的全港首個「香港盲人管弦樂團」(HKBO),亦成為繼埃及、南韓、日本和泰國後,全球第5個由失明人士組成的管弦樂團。他認為,失明的小朋友對音樂更為敏感,學習音樂亦較一般小朋友快,期望樂團能為他們開拓人生新出路。(香港經濟日報)
 
 

 
 
從零認識到出錢出力搞樂團助視障人士學音樂,他上網搜集過其他國家的盲人樂團,打電話、傳電郵問對方成立之初碰壁的遭遇;數次飛到韓國盲人學校做考察,學習他們的教學法;撰寫計劃書邀請本地視障人士學校一起合作。他說,這一切源起於2010年時,得知好友張兆龍患青光眼突然失明,「當時很擔心。有個朋友有困難,你都會想自己有什麼資源可以幫助他。 自己又做樂團,又做心理輔導(他是災後心理輔導協會的總幹事),靈機一觸,不如搞一個盲人樂團啦。」(香港01)
 
杜永政有一個管弦樂坊,會教樂器、接表演,亦做樂器批發。經過一輪資料搜集過後,他於2013撰寫了一份計劃書寄到心光盲人學校,想邀視障學生參與。可是寄出去的計劃書就像投進大海的石頭,音訊全無。


 
他說:「他們為什麼那麼害怕搞樂團呢,不是他們未搞過,他們內部都搞過樂團。不過比較細,來來去去都是pop band(流行樂隊),彈吉他、鋼琴和唱歌,都辦過大型的表演。但他們愈辦這些,原來學生自殺率就愈高。我聽到都很震驚,10個有音樂天賦的盲人當中就有3個自殺。」(香港01)
 
於是,杜永政想培育學生成為專業級的樂手,將來即使做不成音樂家,也可以靠教音樂糊口。他與校長約法三章,應允全費資助學生學音樂,助他們5年內考獲八級成績。為實踐這個目標,他亦要求參加學生或學生家長簽立契約,必須學足5年,不得中途放棄;但凡半途而廢者,要賠償1000元。他解釋:「這是象徵性罰款。1000元對我來說真的不算什麼,我光今年就花了36萬多了。還未計我買的耳機系統(用來指揮樂團),整個無線耳機系統我花了80多萬。(定立罰則是有效的)很多視障的同學跟我說,他為了這1000元堅持到如今。我都跟校長講得很清楚,我自己做教育很明白一些教學法,是要有賞有罰的。」(香港01)

▲(擷取自影片)

杜永政續稱,視障人士學習音樂的速度較常人快30%至40%,他們因為失去視覺,聽覺比較敏銳,相信「盲人做出來的音樂一定會好過正常人」。他補充指樂團昨於典禮上演奏的是柴可夫斯基《花之圓舞曲》,是由一群未經過音樂訓練的視障人士,在9個月內練成。(明報)
 
有別於普通樂團,盲人管弦樂團的指揮在演奏時會透過耳機向團員發出指令。為了有效地指揮視障樂團,杜永政特從美國購入一部可同時處理100個耳機的儀器,透過麥克風向學員發出指示。(明報)
 
 
他表示,失明小孩練習較自律,盲人樂團練習一首樂曲的時間、較一般樂團快4成;曾經有兩個盲人中學生在練習時鬧情緒,令他明白原來學生們希望除了受助外、也希望自己能幫助別人。(香港經濟日報)
 
 
杜永政他是美國白宮認可的心理學家之一,創立「災後心理輔導協會」,每月定時到不同地區為災民提供心靈治療。然而,活像是大好人的他,兒時卻是一等一壞人,偷東西、打架、劈友統統做齊,經歷過兩場大病,見過棺材學識流眼淚,才開始關心別人,「以前識我的人見到我今日見報,一定好驚訝。」(東週刊)

今天他從複雜的過去反璞歸真,帶災民走出心靈陰霾,「即使明天就要死去,我確信自己做的事是有價值的。」(東週刊)

音樂天份在廿歲才被發掘,他到處表演之餘,亦轉介其他音樂人做表演,兼職音樂家經理人,於○四年成立「管弦樂坊」,「不想做只識賺錢的老細而不理樂手感受,所以學做指揮,希望了解每種樂器特質,○一年再唸實用心理學,管理音樂人。」(東週刊)



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9453

Trending Articles